融通古今釀玉液 ,鏈接四海活酒香
——訪酒鏈科技創始人張鈺婷

張鈺婷,酒鏈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從華創證券的機構投行業務負責人,到中企云鏈的西南區ABS投行業務掌舵者和新聞發言人,到再次受聘回華創證券金融科技公司擔任高管并負責產業金融科技轉型,再到國企產業基金公司高管,再到如今酒鏈科技的創始人,她始終站在產業、金融與科技的交匯點,敏銳捕捉著行業變革的機遇。她帶領團隊打造的“酒鏈融”平臺,如同一條堅韌的數字紐帶,一端鏈接起酒水產業鏈上嗷嗷待哺的中小企業,一端接通金融機構的活水,為這個古老的產業注入了全新的數字生命力。作為國內首家專注于酒水產業的綜合金融科技服務商的掌舵人,她不僅推動了酒水行業數字信用體系的重構,更以“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的創業精神,帶領團隊在產業數字化的無人區中開荒拓土。她的故事,是時代賦予的機遇,也是個人理想與行業使命的共鳴。
破界立新 融通古今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在茅臺鎮的赤水河上,河畔的窖池里,微生物正在幽暗的環境中悄然發酵,醞釀著屬于中國白酒的獨特風味。這是一幅延續了千年的畫面,承載著酒水行業厚重的文化基因。然而,在數字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這幅“詩意”的圖景背后,卻隱藏著產業發展的重重困境:疫情的沖擊讓中小企業資金鏈承壓,傳統“酒商模式”難以應對消費迭代,上游供應商的應收賬款積壓如山,下游經銷商的庫存周轉舉步維艱,數字化程度遠低于食品、家電等其他消費品行業。酒水行業,這個浸潤著千年文明的萬億級產業,正站在轉型升級的十字路口,亟待一位“破局者”的出現。張鈺婷和她的酒鏈科技便是這場變革中的“破局者”。
“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酒水行業的痛點,是在負責西南區供應鏈金融ABS等投行業務時。”回憶起與酒水產業的初遇,張鈺婷的眼神里滿是感慨,“那時我接觸了很多貴州、四川的酒企,有上市公司,也有小作坊。我發現,大酒企不愁融資,但產業鏈上的上下游中小企業卻像‘毛細血管’一樣,很難獲得金融機構的青睞。他們沒有足夠的抵押物,沒有完善的信用記錄,哪怕手里握著大酒企或機構客戶的訂單,也只能眼睜睜看著資金鏈緊繃。”正是這份親眼所見的困境,在她心中埋下了一顆種子:能否用金融科技創新的力量,為這些中小企業搭建一座通往金融活水的橋梁?
這份想法的生根發芽,離不開張鈺婷過往經歷的積淀。本科旅游管理專業的求學經歷,學會了從用戶需求出發構建服務場景;金融學碩士的深造,為她打下了扎實的金融理論基礎;在華創證券的前后7年,她主導政府與上市公司機構投行業務以及產業金融科技業務,深諳產業金融科技及資本市場的運作邏輯,;在中企云鏈的2年,她帶領團隊開拓供應鏈金融ABS等投行業務,積累了產業供應鏈金融的實戰經驗;就連大三時創辦跨境旅游公司的經歷,也讓她在市場洞察、團隊管理與公司經營上收獲了寶貴的“第一桶金”,學生時代首次成功的創業經歷,不僅拓開了她的國際化視野,同時也建立了對企業經營管理和商業理念深刻的理解,也在她心底扎根了想要成為一名民族企業家的宏大夢想。“這些經歷就像一塊塊拼圖,最終拼成了酒鏈科技的雛形。”張鈺婷笑著說,“金融不能脫離產業場景空談,科技也不能成為空中樓閣。我要做的,就是把金融的邏輯、科技的工具,精準嵌入酒水產業的每一個環節。”


2022年9月,酒鏈科技正式成立。張鈺婷將酒鏈科技定位于“酒水產業綜合金融科技服務商”,致力于打造一個鏈接酒企、上下游中小企業與金融機構的產業服務平臺——“酒鏈融”平臺。這一平臺并非簡單的技術疊加,而是基于對產業場景的深度理解,將AI、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物聯網等前沿技術,融入從原料采購、生產流通到終端銷售的全鏈條中。通過系統直連酒企、整合稅務、工商、司法等第三方數據,酒鏈科技構建起酒水產業專屬的數字信用體系,將傳統上難以量化的“物的信用”與“經營信用”轉化為金融機構可識別、可信任的數字信用資產。
“我們不是在顛覆傳統,而是在賦能傳統;我們從未想要替代誰,而是鏈接誰,為誰賦能。”在張鈺婷的帶領下,酒鏈科技不僅是一家科技公司,更是一家“懂酒”的綜合產業服務公司。在酒鏈科技的服務生態里,鏈接了生產酒企、品牌商、上游原料供應商、下游多級酒水經銷商、物流倉儲企業,以及大量的銀行等金融機構,她與團隊走遍全國31個省市,深入上千家酒企與酒商,傾聽他們的需求,感知他們的困境。這種“兩腳沾泥”的務實精神,讓酒鏈科技的產品與服務始終緊貼地面,而非懸浮于技術概念的空中樓閣。也正是這份對行業的敬畏與熱愛,讓酒鏈科技在短短三年內,贏得了華致酒行(股票代碼:300755)、珍酒李渡集團(股票代碼:HK6979)等諸多頭部上市酒企的認可與信任,服務了近十萬家產業鏈上的中小企業,業務覆蓋大江南北。

科技織網 潤澤生態
科技的價值,不在于技術的本身,而在于其如何融入產業的血脈,解決真實場景中的問題。在酒鏈科技的實踐中,張鈺婷始終將“場景創新”作為公司發展的核心引擎。她深知,再先進的技術,若不能與行業特性結合,便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在酒水行業,傳統的供應鏈金融模式往往難以適用。酒企的原材料采購、基酒儲存、成品分銷,每一個環節都涉及復雜的物權流轉、資金周轉與信用傳遞。為破解這一難題,張鈺婷帶領團隊,以“酒鏈融”平臺為基座,研發出一系列高度定制化的金融科技產品。例如,“采易融”針對下游經銷商的采購資金壓力,提供基于訂單的采購融資服務;“倉易融”則依托物聯網技術與數字倉單,將庫存商品轉化為可信資產,解決經銷商囤貨資金占用問題;“云倉融”更進一步,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貨物溯源與權屬確認,打通線上線下倉儲數據,讓動產融資變得透明、高效。

除了金融賦能,張鈺婷也將科技的觸角延伸至酒水行業的數字化轉型與品牌營銷領域。她觀察到,盡管頭部酒企已開始數字化布局,但大量中小酒企仍停留在傳統運營模式,對AI、大數據等新技術既向往又陌生。為此,酒鏈科技正研發低門檻的AI工具,希望通過AI技術平權,讓中小酒企也能享受智能化帶來的企業管理效率與營銷精準度的提升。
而在消費端,AI技術也正在改變白酒的營銷模式。“很多酒企想做年輕化營銷,但不知道如何觸達年輕消費者。”張鈺婷說,“我們研發的‘AI精準營銷系統’,通過分析年輕消費者的社交數據、消費習慣,為酒企定制營銷方案——比如針對喜歡露營的年輕人,推出‘露營微醺套裝’;針對喜歡國潮文化的年輕人,設計‘非遺聯名款’酒品。”“年輕消費者不是不愛白酒,而是不愛傳統白酒的‘刻板印象’。”張鈺婷說,“我們要做的,就是用AI讀懂年輕人的需求,用創新的營銷方式,讓白酒真正走進年輕人的生活。”
更富前瞻性的是,張鈺婷將“中國白酒出海”視為酒鏈科技未來的戰略重點。她認為,中國白酒的國際市場占有率與其文化地位極不匹配,這既是行業痛點,也是歷史性機遇。酒鏈科技正在搭建一個整合品牌策劃、國際渠道、跨境物流與本地化營銷的中國白酒出海平臺,希望幫助中國酒企跨越文化鴻溝,在全球烈酒市場中贏得一席之地。“在這個過程中,科技不僅是工具,更是文化翻譯的橋梁——通過數字與文化敘事,將中國白酒的釀造哲學與時代精神,傳遞給世界的年輕消費者。”張鈺婷鄭重道。
在張鈺婷的藍圖里,酒鏈科技的未來從來不止于金融科技,而是構建一個“科技-金融-品牌-營銷”四位一體的產業賦能生態。她以場景為土壤,以技術為雨露,讓創新在真實的產業環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遠見出海 醇香世界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這八個字是酒鏈科技的企業文化核心,也是張鈺婷作為領航者的行事準則。“仰望星空,就是要保持對前沿科技的敏感,對行業未來的遠見;腳踏實地,就是要深入產業一線,了解客戶的真實需求。”張鈺婷解釋道,“只有這樣,我們研發的產品和服務,才能真正解決行業的痛點。”在這一核心理念的指引下,如今的酒鏈科技,已成為國內酒水產業金融科技領域的標桿企業——公司Pre-A輪估值達6000萬元,擬投資機構為上海白鯨資本;業務覆蓋全國31個省市,服務近10萬家中小企業;與多家銀行金融機構建立了深度合作,為酒水產業注入了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公司的經營狀況良好,我們通過產業生態服務就能支撐自身的發展。”張鈺婷說,“但我們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因為酒水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對于未來3-5年的發展,張鈺婷有著清晰的規劃:“第一個重點是AI技術的深化應用。我們要打造更智能的產業服務平臺,不僅能為酒企提供金融服務,還能提供生產及經營管理、市場營銷、供應鏈優化等全流程解決方案;第二個重點是白酒的國際化。我們要搭建中國白酒的國際服務平臺,幫助更多中國酒企對接海外市場,讓中國白酒在全球舞臺上綻放光彩。”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酒鏈科技已經成立了專門的AI研發團隊和國際業務團隊,還與多所國內外高校的計算機學院、食品學院建立了合作,共同攻克技術難關,研究國際市場的消費趨勢,以期更好地帶動中國酒企走向世界。
酒鏈科技的故事,還在繼續。而張鈺婷,這位在產業與科技交匯處奔跑的創新引領者,將繼續以她的視野、勇氣與熱愛,書寫中國酒水行業進化的新篇章。正如她所說:“我們已不再是追風者,更希望成為造風者。”在時代的巨浪中,她正帶領團隊,駛向那片屬于產業未來的、更廣闊的星辰大海。
